随着春节临近 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 传统美食作为年货 也是拜年贺岁携带的礼品 丝丝缕缕的美食香味 成为春节最好的年味 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 好事连连,团团圆圆 那么贺州又有哪些 过年的传统美食呢 跟着记者的镜头去看看吧! 叶包糍 在八步区莲塘镇冲坪村村民罗艳婷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罗艳婷的婶婶家,只见他们正忙着制作“叶包糍”。 糯米粉经过揉和,越来越有弹性,将粉团慢慢揉成圆形,把炒好的馅料放入其中,在面上抹一层花生油,再包进洗好的叶子中,就可以放入锅中蒸了。 八步区莲塘镇冲坪村村民罗艳婷告诉记者:“馅料可以放糖的,花生可以加糖,花生可以加盐、豆沙,喜欢什么口味的可以做什么口味。” “叶包糍”看着晶莹软滑,吃着也香甜柔糯,带来的不仅仅是过年的味道,更是浓浓的亲情,成为了在外游子无可替代的小吃。 罗艳婷说:“这个叶包糍是我们逢年过节必做的,去外面做工回来的,回到家都是很喜欢这个味道,有家的味道,团团圆圆的意思。” 粽子 年粽包好了,年味就近了。 在平桂区黄田镇黄田村,村民们有序地叠好棕叶,抓上一把米,依次放上馅料,再抓一把米覆盖,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个个饱满的粽子便做好了。 粽子除了自家食用之外,也是走亲访友携带的礼品,深受群众喜爱。 糖环、开口枣、咸鸡 在昭平县昭平镇的谢雪平家里,一家人正着手准备着“糖环”、“开口枣”、“咸鸡”等当地春节不可缺少的小吃。 在简单的准备后,谢雪平在糯米粉中加入清水搓成粉团,随后将其放入沸水中烫熟成“粉池”,再把“粉池”与新的糯米粉、芝麻等一同搓匀。揉搓均匀后,谢雪平便将粉团端出了客厅,与家人们一起制作。一个个小粉团被压成饼状,用剪刀沿着粉饼边缘剪出一条条粉条,在模具中定型后再放入热好的油锅里,一个个金黄色“糖环”便做成了。 除了糖环以外,“咸鸡”也是昭平的非遗传统小吃,将粘米粉参入适当的盐加水揉成团,摊开剪边粘成弧形,再将小小的豆豉画龙点睛,涂上色彩,形成美丽的“凤凰”,油炸过后口感酥脆。 人间至味是团圆,在谢雪平一家人的齐心协力下,一道道美食呈现在餐桌上,大家围坐在桌边品尝美食,也憧憬着来年的幸福生活。 谢雪平说:“大家都回来,这样我们在一起也可以促进我们的感情,大家也可以团团圆圆、美美满满的。” 扣肉 扣肉是贺州本地逢年过节孝老敬亲的一道名菜。临近过年,市民纷纷采购食材做起了这道除夕年夜饭必不可少的菜肴。 在黄田镇黄田村陈振扬的家中,记者体验了扣肉的制作过程。制作扣肉工序复杂,想要做好这道菜肴,首先要处理好食材。记者在陈振扬家中看到,他的家人们分工合作,有的在准备酱汁,有的在准备芋头,有的在煮五花肉,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陈振扬父亲陈锦善说:“五花肉煮40分钟这样子,筷子轻轻扎一下,扎得进去就得了,然后就捞出来扎孔,选瘦一点的五花肉,口感就好一点。” 五花肉经过40分钟的沸煮之后,捞出扎孔,架锅热油,热油里放入肉块和香芋,炸至两面都呈金黄色,接着把切好的扣肉夹住芋头块摆盘。陈振扬告诉记者,这就是黄田扣肉与众不同之处,称之为“双扣”,这样的做法让扣肉吃起来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也寓意着美好。 陈振扬说:“猪肉切开不切断,把芋头夹进去,寓意好事成双,情意绵绵。”经过切肉、摆盘、并将调好的酱汁均匀地淋在肉和芋头上等工序,就可上锅进行蒸煮了。 “美味佳肴数扣肉,一口咬下唇流油。芋头添香滑不腻,纵使千金亦难求。”这是贺州民间对于黄田扣肉的极佳赞誉。每逢过节,贺州当地宴席上必备这道菜肴,素有“无扣肉不成席"之说。肉代表着富裕,象征着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和和美美、甜甜蜜蜜,这也让贺州人祖祖辈辈传承下去。 时至今日,黄田扣肉不仅是当地的一道名菜,也成了身处异乡的贺州游子思乡念亲的情结所在。 平桂区黄田镇党委宣传委员蓝秋葵说:“黄田扣肉是我们这里的传统美食,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黄田扣肉,而且自产自销,增加家庭收入,黄田扣肉甜糯鲜香,肥而不腻,老少皆宜,春节快到了,祝愿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你家在春节前 准备了什么传统美食呢? 来分享一下吧! 记者:李玲玲程偲琪郑斯容邹琳、昭平融媒体中心朱海莹通讯员:赖婵蓝秋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