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豌豆公主”可以订阅我哦! 豌豆之前给大家科普了脸上的斑是怎么形成的,大家在了解什么是麦拉宁,什么是黑色素母细胞,为啥变黑,斑点是怎么留在脸上之后~ 那么关于防晒的其他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 比如UVA,UVB究竟有什么区别? 还有经常被问到的防晒什么时候需要补擦? 自己适合选择多大的防晒值? 阴天是不是就不需要擦防晒? 在屋子里面不出去是不是就不需要擦防晒? 是不是每次买防晒霜你的脑袋里面都有的问号,还没闹明白一看市面上的多种产品就被选择恐惧症吓的胡乱选择,然后带着一脑袋的问号胡乱涂完以后效果的好坏也不会刻意关心~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那就一定要先重新认识一下什么是UVA和UVB?我们平时说的紫外线,大家是不是认为就分为UVA和UVB两种?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长波和短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还有两种波段是UVC和UCD。这个只是对我们伤害不大,不是经常被提起而已。 四种波段,对皮肤造成的伤害自然是不一样的啦。我们平时说到的防晒值SPFxx,指的就是UVB防护能力。目前,UVB的伤害和防护已经得到了彻底的研究。 1UVA-长波波长~nm,有很强的穿透力。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同时也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和塑料这些材料,甚至可以穿透9英尺的水! 所以可以很简单就可以深入到我们肌肤的真皮组织!从而破坏到里面的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皮肤晒黑!真皮细胞本身自我保护能力就比较差了...很少量的UVA就可以给肌肤造成N多的伤害!而且而且...不论是神马一年四季,不论晴天还是阴天、不论早上还是晚上它都存在!在阳光的紫外线分布种,UVA是UVB的15倍!是晒黑皮肤的主要元凶,它能让我们皮肤种的透明质酸减少,让皮肤干燥,并且加速黑色素形成,如果说放任不管就这么晒着,会有什么后果?皮肤会松驰、然后皱纹、还有毛细血管扩张等等。 同时,又能激活酪氨酸酶,导致黑色素沉积然后在和新的黑色素形成!使皮肤变黑、失去光泽。也是引起皮肤癌的重要原因。 也就是说会使皮肤过早衰老,所以它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老化射线。这也就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咱外婆奶奶那辈的人都看起来比较老。现在同样年龄的老太太你都猜不准年龄。因为有了更好的条件更好的化妆品防护,人们的也越来越意识到防晒的重要性。 2UVB-中波波长~nm,中等穿透力。也叫做红斑效应紫外线。是户外紫外线,为什么说是户外紫外线呢?因为它这个中波中较短的部分可以被玻璃吸收掉。所以说只有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才会全部直接摄入皮肤。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 日光种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会被臭氧岑吸收,差不多只有2%能够到达地球,但就这2%如果连续照射就会令皮肤变黑,并且还会引起红肿脱皮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只需要20-25分钟...会让我们的表皮脂质层氧化,让皮肤变干!如果长期照射,还会引起黑色素细胞的变异,留下难以消除的太阳斑! 3UVC-短波波长~nm。也叫做灭菌紫外线,穿透力很弱。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只需要短时间照射就可以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就会造成皮肤癌。 好在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可以被臭氧层完全吸收,而且它们也基本上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所以目前的环境来说,我们还不需要特别担心它~ 4UVD-短波波长~nm,又称为真空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极弱,能使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臭氧,所以也称为臭氧发生线。 强迫你们听完了和我们护肤没啥关系的UVC和UVD... 下面就说一说我们平时使用的防晒上面 那些加号啊星星啊都代表什么? 1SPF-UVB防护能力也就是说是表示这瓶产品能够防止肌肤被晒伤被晒红的能力。前面在介绍UVB的时候咱们说过了,一般来说,差不多20-25分钟左右皮肤就会在日光照射下会产生红斑。所以理论上SPFx?就是代表它的防护时间,为啥用20分钟来乘?咳咳,我觉得选择短时间是为了保险。 就得出了一个公式: SPFX20分=防护肌肤晒伤晒红的时间比如说SPF15的防晒产品。它的防护时间就是15(SPF)*20(分钟)=分钟(5小时)的防护时间,也就是说5个小时后就建议补擦,如果没有补擦,那么皮肤就会开始变微红。 一般SPF可以这样选?SPF2-8:冬日阳光,春秋早晚阳光和阴雨天 SPF9-20:夏日早晚和中等强度阳光 SPF21—30:户外工作、旅游、夏日强烈阳光 大于SPF30:特定环境下(如高原),强烈阳光照射 按照肤质:1.正常肤质-日常选择SPF8-12为宜。2.敏感肌肤-日常选择SPF12-20为宜。 2PA-防护UVA指数PA+:表示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2–4小时。PA++:表示相当有效。防护时间4–8小时。PA+++:表示非常有效。防护时间8–12小时。 PA值其实是6年由日本工业协会提出来的一种标准测量。反正就是+越多,防护能力就越强~这些也是和SPF相匹配的昂。但是这些数据也都是理论上面来讲的。 防晒对于我们来说因为环境的特殊因素,还有肤质情况。比如说大量出汗,游泳的时候,肌肤容易出油防晒都会比较容易被溶掉。想要达到理论上的防护效果还是要定时补擦才行。 也有是不是按照PA+表示,英国就是用★表示的~比如玛丽布那个牌子,英国的防晒产品有自成一套标准——FiveStarUVA,用星级来评定一款防晒霜的UVA防护能力。 3颗星★★★:日常等级, 4颗星★★★★:一般日常外出, 5颗星★★★★★:为最高等级。 而欧美系的防晒,有的看不到PA也看不到★,其实仔细看可以看到他们有标注BroadSpectrum,这个就是表示说可以防护UVA。美国批准的UVA防护剂有三种:阿伏苯宗(Avebenzone)、二氧化钛、氧化锌。 但是欧洲的标注还是有些乱,有的标有的还不标,怎么办呢?咱们可以学着看一点点成分。注意看下图波段。 可放大查看 经常做防晒功课的美妞肯定都知道防晒还分为化学防晒和物理防晒,究竟它们有啥区别和利弊? 其实现在市面上的防晒很多都是两种的结合体。在你问这个防晒究竟是化学还是物理的时候,还有一种回答叫做化学+物理。 什么是化学防晒?化学防晒剂是将紫外线吸收后再释放出来,当然再释放的是被转化成比较低能量的形式。就是利用成膜性物质,在肌肤表面形成一道屏障,然后吸收并且中和掉有害紫外线,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紫外线照射入皮肤内部的直接损伤。 化学防晒需要让防晒的膜渗入角质层,所以需要在出门前20分钟左右去提前擦好防晒霜。但是由于化学防晒剂的分子也会被皮肤吸收,因此吸收紫外线的过程发生在皮肤内部,最后再代谢才能清除。所以有一定的刺激性。 什么是物理防晒?物理防晒剂主要指超微粒的氧化锌、氧化钛等反光粒子,它涂抹到脸上后非常均匀,象一面镜子,太阳照射了之后,就会折射出去。通过反射和散射紫外线,避免紫外线直接接触皮肤。 这类防晒因为擦后像镜子一样停留在皮肤的表面,不会渗透吸收,所以刺激性会比较低,相对来说会温和很多。比较适合肌肤敏感的妞。同时也就不需要提前20分钟去擦就可以直接出门啦。就是比较容易泛白和油腻。不过现在技术越来越好,已经可以做到不泛白,也很清爽的程度啦。只是这样的防晒价格一般也会略高一点~怎么分清是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呢?从大的分类来看,除特别说明为纯物理防晒的产品外,各类防晒粉底液/乳/霜、防晒粉饼等,也都是纯物理防晒。而其它绝大多数的防晒霜、隔离霜都是化学防晒、或兼具物理与化学两种防晒剂的;今年的新品中有的还添加了防晒以外的功效,如玉兰油防晒隔离修颜乳液SPF30PA+++能去角质并修复受损皮肤、CLARINS抗皱防晒霜SPA30能强效抵抗自由基等。另外,所有含防晒指数的面霜、乳液,也都是化学防晒的。另一种分辨方式,当然是看成分了。物理防晒剂主要是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化学防晒剂比较难记,最常见的是欧莱雅集团专利的Mexo-rylXL全波长紫外线隔离系统,旗下的巴黎欧莱雅、薇姿、理肤泉、兰蔻、碧欧泉、HR等各品牌都采用了这个化学防晒成分。如果记这些化学名词太烦,还可以去“揣摩”产品说明书———通常物理防晒剂被描述为紫外线“防护屏”、“反射剂”、“光隔离成分”等,化学防晒剂则被描述为紫外线“吸收剂”、“过滤器”、“光线滤除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