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爱美是女生的天性,现在的女生出门都要全副武装,从发型、妆容到服装、包括鞋子和包的搭配,每一件都值得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如果你认为古代的女生都是素面朝天、不饰妆容的话,那就错了。从一些出土的文物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时尚这东西,本身就是一个圈,一个轮回。一、古代的“粉底”王维曾在《西施咏》写道“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可见当时的美女就已经开始化妆了,不过古代可没有我们现在经常用的粉底、睫毛膏、修容、眼影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妆品,那时候只有最基本的傅粉和用来画眉的黛笔。上图就是南宋时期女士所用的粉饼盒。古代的粉原材料为平常所使用的米。将米制作成能敷面的粉首先要用泡过的新米磨成细浆,放在盒子内沉淀后便能得到洁白的米粉,晒干后将粉块在细心的磨成粉末,米粉就制成了。使用时加水兑开在添入香料,就是“香粉”了。还有一种与米粉功能一样的化妆品就是铅粉,它的粉质更加细腻,色泽也更洁白,属于一种比较高档的粉了。它的制作方法就比较麻烦了,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取得。二、古代的“香水”说完了化妆品,我们再来看一下古代的“香水”。古代人多用香薰使周身气味闻起来芬芳馥郁,相较于我们现在用的香水,香薰让人更有一种沉静、隐蔽的幽香。而说到香薰就不得不提到唐朝的上面刻有葡萄花鸟纹的银香囊了。这个银香囊设计的十分精巧,无论怎样转动它,里面的香盂都保持向上,香料不会撒出来。这里面的原理类似于陀螺仪,里面的半圆体通过活轴与外壁通过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关于这个香囊还有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据记载杨贵妃就有这样一个香囊,当时安禄山叛变,唐玄宗出逃,到马嵬坡时,受将军逼迫杀死了杨贵妃。后来回到京都后,唐玄宗十分怀念杨贵妃,便令人改葬贵妃。但是挖开坟墓时发现贵妃身上的衣服和肌肤已经都腐烂了,唯一留下的就是这个香囊了。在之前,香囊不只是用来熏香,还常用于佛事,人们将佛经放到香囊中,随身携带,用来祈福消灾。三、古代的“包包”现在的美女们出门都会随身背着个小包,这包可不只是用来装东西的,还是跟衣服相配的一种装饰。在古装电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古代人出门把随身的物品、银两等都揣在袖子里,相信不少人都曾疑惑过,这么宽大的袖子,东西放里面真的不会掉下来吗?其实跟电视剧不同的是,早在唐朝,女人就用上了挎包。高耸的发髻,圆润的面庞,加上半袖长裙,上图的女佣是典型的唐朝仕女形象,但是她的手臂上确挂着一个挎包。由此可见,早在大唐,挎包就已经是日常必需品了。无独有偶,在敦煌壁画中也有一幅画,里面出现了一个十分现代的包里面有个仕女正在晾晒衣服,旁边的树上就挂着一个挎包。这款包款式简单,只是在包口处绣了一些花纹。虽然看不出材质,但是这款式和花纹已经跟现在的包所差无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