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概都带着某种猫性,总会在某些时刻有想吃腥的冲动。而今我亦是突然萌生吃鱼的念头,只是这鱼与众不同,它是唯有“散”着吃才最有味道的。这就好比家乡菜,是只有游散的儿女才会最想念、最回味、最津津乐道的。而这鱼正是家乡菜,它叫鱼散粉,顾名思义,就是鱼和粉的混合物。它其实就是一道炒粉,而它风味独特,是每一个寂寞的夜里或冷清的季节,我最渴望得到的美食。其实这道菜的做法很简单,每每回想起时,脑海里都会重复着爸爸炒鱼散粉的同一个画面,似乎,悠悠岁月并没有流去:他依然是三四十岁时那个年轻力壮的模样,而我依然沉醉于凝望他下厨时的专注神情。只是每一次凝望,他那眼角的皱纹总会在我心里打着褶子,让人不禁感叹:他毕竟老了!我到底长大为他人妇了。而在这时间的变幻中,唯一不变的,便是这道菜的味道。每次我说想吃,他总会挑个大早去市场上挑选农家鲮鱼——这菜就只能用鲮鱼才能成其味。之所以要早,是因为早市上经常会有一些山里的渔夫带着自家饲养的鱼来赶集。本来鲮鱼肉质就比较鲜美,而这吃藻类喝山水的鱼,则更带着几分清甜。而且买鱼还有讲究:鱼不能太小,小了刺多,也不能太大,大的肉质容易老。鱼买回家后,便要手工将其去骨挑刺,然后剁成肉泥。肉泥成型后,即可加入少许盐提提鲜。随后点火烧油锅,待油烧热后,放入姜丝、鱼泥煎炸,这时,成团的鱼泥在翻转中分散开来,鱼散粉的名字,由此而来。这过程还可以加入一点猪肉末和鸡蛋一起快炒,待到肉类五六成熟时,撒入客家娘酒糟,并迅速将浸泡好的米粉倒入锅中爆炒,最后加入盐、酱油、胡椒粉调味即可出锅。整个过程红红火火、轰轰烈烈地,香味浓烈四溢,不禁让人幸福感油然而生。装碟后,那白白的粉丝带着肉末,还沾着带有红曲清浅颜色的酒糟,犹如白发簪花,让人销魂不已。它就如此色香味俱全地,让平白无奇的炒粉具有了无限诱惑力。因而每每端上桌时,大家都会争抢着夹满一大碗,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然后便是:满嘴的鱼香、肉香,还有淡淡的酒糟香。有时甚至会嚼到些许的细小鱼骨头,然而这却无伤大雅,经过煎炸的鱼碎末不但不伤人,反而让这菜更有口感。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嚼这细小的鱼骨头,觉得异常清香,以至后来只认这个味,定要咬到些许鱼骨才觉得是正宗的。而且这菜是只有松口古镇才有的,也只有古镇人民才能做出那个味道来。因而在他乡知道鱼散粉,并能谈论的人,都是老乡,都是知己。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而回忆里的那满满的一碟鱼散粉呀,就是那咫尺天涯,那沦落的人儿……小时候爱吃,纯粹是迷恋于它的味道,而真正识得其中滋味,则是离乡背井后。这道菜的来由,我不得而知。古镇临江,因而猜想,细长的粉丝大概就是那江那水,离散的鱼末沾着红红的酒糟,则是那儿女情长,由此炒制而成的一碟鱼散粉便是:稳稳的幸福,在每一个归家的日子,或者温暖的季节。 来源:梅州日报 作者:李杏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 |